中国男足中后卫这几年表现低迷,又引起了大家对这个位置人才断层的关注。18强赛连输三场,问题更明显了。像朱辰杰对阵澳大利亚时,一场就出现3次致命失误;蒋圣龙防守时被印尼前锋强行突破得分。这些画面让人忍不住怀念传奇中卫范志毅的制空优势,还有李玮锋的领袖气质。以前,中国男足在亚洲足坛的防线让人放心,可现在,中后卫成了球队最大的短板,这问题值得好好想想。
中国足球中卫的整体水平是从高峰往下走的。早些年有徐弘、贾秀全,后来有冯潇霆、范志毅这些出色的球员,他们表现卓越,给国足筑起了坚固防线。但这种传承在时代变化中变弱了,到00后这一代,下滑得很厉害。朱辰杰在国家队6年累积7次重大失误,是失球的直接原因;被寄予厚望的蒋圣龙,上赛季中超空中对抗成功率只有52%,和巅峰时期冯潇霆接近八成的成功率比,差距很大。这样的基础数据落差,说明现在中后卫从身体对抗到技术能力都普遍下降了。
欧亿体育能力不足就算了,精神属性也不够。国足对阵韩国时,朱辰杰比赛里7次退缩防守,真让人想不通。想想当年李玮锋,眉骨受伤缝了8针还铁血防守,那种精神好像没了。足协统计显示,93 - 05年龄段注册中卫球员数量比范志毅时代少了六成。这不只是数字下降,说明足球青训体系在培养中后卫上有断层,没什么办法。基层教练无奈地说,现在的孩子喜欢练边锋、中锋,不愿意花时间练中卫基本功,这让后防线不厚也不稳定。
再看看日本,他们的中卫崛起成体系了。富安健洋是阿森纳主力后卫,在亚洲和欧洲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可咱们的年轻中卫在亚洲赛事里还总被对手突破。这不是某个球员的责任,也不是个别问题。背后是整个青训体系垮了,一直不重视这个位置的培养。从以前贾秀全头缠绷带在亚洲杯赛场拼搏,到现在悍将风骨只能在记忆里找,这一路衰退真让人感慨啊。
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
发表评论